冬季行车注意事项
2024-12-18 来自: 浏览次数:534
冬季霜多、雾多、雨雪多、气温低,环境复杂,对行车安全有较大影响。
驾驶人员应提高对冬季安全驾驶的认识,加强冬季驾驶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,
做到防冻、防滑、防事故,掌握处理冬季驾驶过程中常见问题的方法。切忌
在冬季仍以其他季节的驾驶习惯行车。
一、冰雪道路行车谨慎重要
机动车在冰雪路上行驶,由于冰雪路附着力小,车轮容易产生打滑、侧滑、
空转、方向失控、制动距离增大,容易发生交通事故。雪天行车,首要是慢,
其次是和前车保持足够的距离,行驶中注意前方和三个后视镜,并注意左右
两侧的车辆。再有要提前刹车,如果速度较高或需要尽快刹车,可以直接减
档并刹车。
冰雪天气行车应注意以下事项:
(1)在雪地行车中,积雪覆盖的道路,有时沟壑被积雪掩盖,道路的轮廓难
以辨别,行车时应根据道路两旁的树木、电杆等参照物判断行驶路线,低速
行驶;有车辙的路段应循车辙行驶,不可急转转向盘,以防车辆侧滑偏出道路。
(2)平稳驾驶。为了防止驱动车轮滑转,机动车驾驶人可使用比平时高一级
的挡位起步。起步时,要尽量平稳地松抬离合器(手动变速),或缓踏加速
踏板(无级变速),缓慢起步,防止起步过急时车轮滑转或侧滑。行驶过程中,
机动车驾驶人要保持低速、匀速行驶,缓转转向盘,轻踏缓抬加速踏板,以免
驱动轮产生侧滑。转弯前要适当减低车速,适当增大转弯半径,以防离心力增
大引起侧滑。不得空挡滑行。
(3)超、会车应选择比较安全的地段靠右侧慢行,适当增大两车的横向间距,
且与路边保持一定距离,必要时,可在较宽的地段停车让行。跟车行驶应与前
车保持较大的纵向距离,一般为正常道路条件的1.5~3倍;遇前车放慢速度,
后车需要减速时,可采用间歇缓踏制动踏板,同时使用驻车制动器的方法,切
忌将行车制动器一脚踏到底,或者急拉驻车制动器。在结冰的道路上会车时,
应提前减速,稳住转向盘,适当增大两车的横向间距,且与路边保持一定距离,
必要时,可在较宽的地段停车让行。山区冰雪道路上行车,发现前车正在爬坡时,
后车应选择适当地点停车,等前车通过后再爬坡;在山区低等级冰雪道路遇坡道
时,上坡车应当让下坡车先行。
(4)减速应利用发动机的制动作用降低车速,不得使用紧急制动,也不能采取
急转向的方法躲避,以免发生侧滑或转向失控。行车中车辆发生侧滑时,应立即
缓慢、适当地向后轮侧滑的一方转动转向盘,可连续数次回转转向盘,以便调整
车身。冰雪雨路面附着系数低,为防止制动不当造成侧滑或甩尾,无论汽车是否
安装有制动防抱死装置(ABS),制动时都要握稳转向盘,尽量保持直线行驶时
制动,并轻踏制动踏板,避免紧急制动。
(5)由于冰雪路跟车纵向安全距离是干燥路面上的3倍,跟车行驶应与前车保持
较大的纵向距离,一般为正常道路条件的1.5~3倍;遇有前车放慢速度,后车需
要减速时,采用间歇缓踏制动踏板附以驻车制动器的方法,切忌将行车制动器一
脚踏到底或使用驻车制动器过急过猛。
二、雾天行车要提前做好警示
雾天在公路上行驶时,由于能见度降低,突然停车或突然加速都很危险,往往
会引发群车追尾的重大交通事故。雾天行车,应及时打开防雾灯和近光灯,降低
速度,严格遵守靠右侧通行、各行其道的原则,车辆之间及行人之间都要保持充
分的安全距离,尤其是通过村庄、路口、车站及行驶于山路转弯处时,应仔细观
察周围情况,适时鸣喇叭,以引起行人和车辆注意,做好避让停车的准备,以免
发生碰撞和刮擦。雾天能见度在30m以内时,车速不得超过20km/h;浓雾能见度减
至5m以内时,应及时靠边选择安全地点停车,并打开小灯、尾灯或示宽灯,待浓
雾散后再继续行驶。当遇到高速公路起雾时,应及时打开防雾灯和近光灯,降低
速度。如果能见度过低时,应暂时驶离高速公路,将车停到附近的服务区。不能
驶离高速公路时,应选择紧急停车带或路肩停车,并按规定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
和放置停车警告装置。
三、雨天行车要保持足够安全距离
注意观察雨中的行人和骑车者,由于行人头戴雨帽,致使视线、听觉都受到限制
,要预防其突然转向或滑倒。遇到大暴雨或特大暴雨,刮水器的作用不能满足能见
度要求时,不要冒险行驶,应选择安全地点停车,并打开示宽灯,待雨小或雨停时
再继续行驶。雨中跟车、超车、会车时,与车辆及道路边缘适当加大安全距离。久
雨天气或大雨中行车,要防范路基出现疏松、坍塌等情况,尽量选择道路中间坚实
的路面行驶。行车过程中遇到积水路面时首先要观察。一是观察水的深度,漫过车
轴就不宜继续行驶。在入漫水区前,要注意与前面车辆保持较大车距,对不熟悉的
路面,沿着前车走过的路线行驶,以免水中遇到障碍。入水要使用低速挡,平稳供
油,用较慢的速度匀速前进,在水中不要停车。车辆行驶出漫水路面后,不能马上
高速行驶,要在行驶中多次踩试刹车,走走停停,通过磨擦使刹车片干燥,确认刹
车有效后方可正常行驶。